澳洲技術潛水員進行了超深潛水,下潛至 160 米,以勘察這艘英國建造的蒸汽船的殘骸 剋星位於新南威爾斯州臥龍崗市 26 公里處。
1904年,這艘滿載煤炭的貨輪正從紐卡斯爾向南駛往墨爾本,卻遭遇了一場嚴重的冬季風暴,最終失蹤。船上2022人喪生,隨後幾天,屍體和殘骸被沖上克羅納拉海灘,但直到XNUMX年,人們才找到了現在推測的沉船殘骸。

四名循環呼吸器潛水員,Samir Alhafith、Dave Apperley、Rus Pnevski 和 John Wooden,花了九分鐘才到達沉船。他們潛水是作為 雪梨專案 (臥龍崗位於雪梨南部)並將沉船描述為「新南威爾斯水域最後的謎團之一」。
潛水計劃最初定於 7 月 XNUMX 日進行,但由於“情況與沉沒當晚並無二致”,潛水嘗試不得不取消。
團隊於 18 月 XNUMX 日重新集合,乘包租船在日出前離開臥龍崗港 老鷹 前往沉船地點需 90 分鐘。
海面變得波濤洶湧,水流將釣線從沉船上拖拽下來,導致拖曳延遲,無法將其打撈上水面進行第二次下放,幸運的是,第二次下放的魚線牢牢地固定住了。


潛水員們配備了潛水推進器、攝影機和燈光,沿著海底線下潛,在深水中能見度很高,他們能夠在 73 公尺外看到曾經是一艘 30 公尺長的船的殘骸。
潛水隊伍花了九分鐘進行勘察。他們先從船頭(船頭因與海床碰撞而被壓碎)入水,然後移至船中部,再返回。




這讓他們有時間了解橋樑原址,並拍攝煙囪、輔助鍋爐、井架、甲板殘餘物和散落的煤炭貨物的影片片段。
潛水員們又花了六個小時上升並停留在減壓站上,然後在下午 6 點左右在冬季的黑暗中浮出水面。





幾乎完全相同
鐵殼 剋星 該船於 1881 年在惠特比建造,在 1890 世紀 XNUMX 年代的淘金熱期間曾開往西澳大利亞,運送貨物和乘客,但在後期,該船僅用於運輸煤炭和焦炭。
在海底聲納搜尋失踪貨櫃時,這艘直立的沉船是被偶然發現的,最初的 ROV 攝影機拍攝的畫面顯示船中部和船頭部分受損,但未能確認沉船的身份。

新南威爾斯遺產局後來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報導 on 迪韋爾內特 去年,表示沉船「極有可能」是 剋星. 由於其第一任船主 Huddart Parker Line 建造的許多船隻在設計上幾乎完全相同,因此識別起來很複雜。
潛水員希望在某個時候能找到確鑿的銘牌,甚至是船鐘——考慮到可用的停機時間很短,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我們希望在冬天結束和洋流恢復之前再次回去,」雪梨計畫的潛水員告訴 迪韋爾內特“這是一項昂貴的活動,我們正在考慮對沉船進行攝影測量,但我們將嘗試通過政府或企業獲得一些資金支持。”
潛水員計劃製作一部短紀錄片,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 「這將是潛水員首次嘗試在如此深度進行攝影測量,但我們可以做到——我們只需要下潛,」這支充滿信心的團隊說道。
也在 Divernet 上: 復仇女神號探測器解開澳洲沉船之謎, 潛水員在澳洲發現荷蘭淘金者沉船, 澳洲潛水員發現二戰荷蘭潛艇沉船, 沉沒 80 年:又一架博福特轟炸機被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