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可以在沒有任何外部控制的情況下協調運動的機器魚群。
他們希望這項突破能夠開發出水下「群」微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能夠執行環境監測任務,特別是在珊瑚礁等脆弱環境中。他們也表示,他們的「Bluebots」能夠更了解魚群行為。
另請閱讀: 用腿、頭和下巴品嚐的魚
研究小組表示,魚群利用複雜的同步行為來幫助它們尋找食物、遷徙和躲避掠食者,但它們並不依賴領導者的訊號或彼此之間的溝通。相反,每條魚都會根據它看到的鄰居的行為做出自己的決定。
科學家稱這是第一次將這項原理應用於機器人技術,並在 Radhika Nagpal 教授的實驗室中創造了由單一 Bluebot 組成的所謂「Blueswarm」。
「機器人通常部署在人類無法到達或有危險的區域;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SEAS) 和懷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的 Florian Berlinger 說道。
「在這些情況下,擁有一個自給自足的高度自主的機器人群確實會讓你受益匪淺。透過使用隱式規則和 3D 視覺感知,我們能夠創建一個在水下具有高度自主性和靈活性的系統,而在水下,GPS 和 Wi-Fi 等設備是無法訪問的。”
協調系統基於藍色 LED 燈。每個 Bluebot 都攜帶兩個攝影機和三個這樣的燈。攝影機偵測附近 Bluebot 的 LED 燈,並使用演算法確定它們的距離、方向和航向。
Berlinger 說:“如果我們希望機器人聚集在一起,那麼每個 Bluebot 都會計算每個鄰居的位置並朝中心移動。” 「如果我們希望機器人驅散,藍色機器人就會做相反的事情。如果我們希望它們像學校一樣繞圈游泳,它們就會按照順時針方向跟隨正前方的燈光。”
研究人員也能夠模擬簡單的搜尋任務。
使用分散演算法,藍色機器人分散在坦克上,直到其中一個距離紅燈足夠近以檢測到它。這觸發了它的 LED 開始閃爍,進而觸發了其他 Bluebot 中的聚合演算法,以便它們全部聚集在訊號機器人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