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潛水到極深的深度時,鎚頭鯊也能保持溫暖——其動作相當於海洋哺乳動物的屏氣潛水。在以前未被觀察到的行為中,科學家現在相信鯊魚只是在關鍵時刻關閉鰓縫來「屏住呼吸」。
鯊魚是已知定期潛入公海 200 至 1,000 m 深度的「中層」深度的眾多大型魚類之一。
另請閱讀: 稀有資源:鎚頭鯊胚胎
一個科學團隊表示:「由於這些垂直運動通常在淺水中開始和結束,因此通常被稱為潛水,儘管這些魚類不像海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鳥類那樣被迫返回海洋表面呼吸。」由馬克·羅耶(Mark Royer) 領導 夏威夷海洋生物學研究所,夏威夷大學。
但在得出熱帶扇貝雙髻鯊的結論後,他們表示,用肺和鰓呼吸的動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並非巧合。獅身人面像)有效地自由潛水。

大多數魚類的體溫很大程度上受到環境的調節,這對那些大型掠食者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它們在進入不同的熱環境尋找獵物時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魚在不同的熱環境之間移動,透過體壁的傳導和流經鰓的血液對流進行熱交換,」羅耶的團隊說。
使用最先進的遠程生物記錄儀,他們發現鎚頭鯊能夠在潛水超過 800m 時保持較高的體溫,這似乎是透過關閉鰓縫來實現的。
1,000m以外的影片證據
科學家認為,透過抑制鰓功能,對流熱傳遞就會被暫停。
他們說:「從功能上來說,這些鯊魚在潛水時會屏住呼吸,以方便在寒冷的深水中捕食獵物。」這表明,決定潛水持續時間的是氧氣儲存能力,而不僅僅是溫度。
成年鯊魚從26°C及以上的表層水域快速、反覆地潛入800m以上,在那裡它們遇到了低至5°C的溫度,始終保持溫暖的肌肉和心臟溫度。
僅在上升階段的後期才發生顯著且快速的冷卻。
ROV 拍攝的其中一隻雙髻鯊在坦尚尼亞海域 1,043 m 深的地方遊動的影片顯示,它的鰓縫似乎是閉合的,而 視頻 地表水中的結果顯示裂縫是打開的,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明這個理論不容置疑。
科學家想在鯊魚的胸肌上安裝攝影機 鰭 看看鰓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以及何時發生。
在深處保持溫暖的體溫將使鯊魚游得更快,這是進食時的需要。
如果他們當時需要張開鰓,那麼時間可能不足以影響他們的肌肉溫度。調查結果 已發表 in 科學.
也在 Divernet 上: 鯊魚潛得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 為什麼雙髻鯊喜歡傾斜游泳, 巴哈馬的大鯊魚三連勝, 研究人員確定了光滑的鎚頭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