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肺潛水員可能在巴哈馬或馬爾地夫遇到的虎鯊在基因上保持沉默。根據新的基因研究,儘管兩個不同的族群進行了長期的跨洋遷徙並因此具有混合的潛力,但它們在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中分別進化。
另請閱讀: 巴哈馬的大鯊魚三連勝
虎鯊(半乳)分佈於世界各地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棲息地從沿海淺水區到近海深處,其飲食範圍廣泛。
這表明鯊魚能夠遊歷很遠的距離,自由地混合,因此理論上可以進行雜交——但根據佛羅裡達州諾瓦東南大學的安德里亞·伯納德博士領導的研究,事實並非如此。結果表明,大西洋虎鯊和印度太平洋虎鯊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混合繁殖。
另請閱讀: 獨自與老虎港的鯊魚一起潛水
拯救海洋基金會(SOSF) 鯊魚研究中心主任馬哈茂德·希夫吉(Mahmood Shivji) 教授表示:「大西洋虎鯊和印度太平洋虎鯊之間的長期分離導致它們發展成不同的族群,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獨特的遺傳多樣性。」中心和本研究的合著者。
SOSF 表示,現在重要的是漁業管理者應該認識並保護在 IUCN 紅色名錄中被列為近危物種的這種多樣性。
「過度捕撈對鯊魚構成了明顯的危險,」希夫吉教授說。 「過度捕撈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將無意中減少,並且無法適應快速的環境變化。
「與其他魚類相比,虎鯊的棲息地異常廣泛。鑑於虎鯊具有影響力的生態作用及其廣泛的活動使它們接觸到各種漁業,對虎鯊進行科學的漁業管理對於實現全球保護目標非常重要。”
這項研究發表在《遺傳期刊》上,研究也證實,來自地理位置偏僻的夏威夷的虎鯊在基因上與印度洋虎不同。